写在前面: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曾欣然,是这场音乐节的一名核心志愿者,她所在的核心团队由7位日方志愿者、8位中方志愿者及7位翻译志愿者组成。
结识自然之友近十年,曾欣然与机构多个项目、部门都已成为老友,但这次的志愿工作对她来说堪称全新挑战。
核心团队分为“运营组”和“引导组”。“运营组”的伙伴负责管理志愿者大本营,在小白板上记录下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待处理问题,招呼志愿者喝水吃饭,适当休息,让志愿者有充足的体力和精神入到工作中,是大家的定心丸。而曾欣然所在的“引导组”需要在大本营外奔波,轮流到场内各个资源回收点观察志愿者的状态,回答志愿者遇到的问题,保障资源回收站顺利运行,更像推动零废弃车轮向前的润滑油。
对于一个语言不通的22人核心团队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信息如何顺畅传递。尽管前期学习、培训已经很充分,可每天现场的新问题都层出不穷,比如:
是否接收商家带来的未分类垃圾?
已经满了的厨余液体该怎样处理?
没有垃圾分类意识的公众如何引导?
……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要用对讲机做好及时的沟通汇报,每次回到大本营也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和团队成员当面确认,每天的晨会和晚会上也要和所有人进行告知说明。这让她领会到,信息的有效传达不仅仅在于“发出”,更在于对方是否正确“接收”,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沟通都是在打磨梳理、表述和确认信息的能力。
核心志愿者每天工作都会超过12小时,往往结束时通常都是晚上11点至12点。曾欣然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支持着大家克服各种困难的最大动力是团队成员之间“一切用行动说话”的默契。
每天到了傍晚,音乐节的演出热火朝天进行着,零废弃的工作也还在继续。这个时候资源回收站的帐篷需要灯光,但有一个回收站旁边的商家因为电器较多,占用了资源回收站的插线板,使得帐篷没法接入电源。商家占了先机,虽然不占理,但也坚决不肯放弃电源线,曾欣然和志愿者们多次协调也没法让两边都用上电,场面一度有点僵。她通过对讲机向大本营报告了这件事后,后来一位动手能力极强的日本志愿者设法调整了插线板的位置,才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让曾欣然觉得特别开心的是,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让参与者的意识和行为真的在逐渐发生变化。小吃摊位附近的资源回收站是所有回收站里最繁忙的地方,用过的纸巾、筷子、饮料杯、吃剩的汤汤水水都要分开投放,经常会有观众手脚麻利,将未经分类的垃圾丢入了某个垃圾桶,但在志愿者温柔而坚定的劝说下,多数还是会捡回,重新分类投放。之后的几天,这种情况大有改观,观众们会自然地走到垃圾分类桶旁边,轻车熟路地把筷子纸巾丢入“其他”垃圾桶,塑料杯扔进“塑料”类,吃剩的厨余倒入旁边的沥水桶——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音乐节的一大步。
“零废弃不是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而是以减少垃圾产生的理念去优化活动的各个环节,寻找替代方案。这个过程虽然难免‘麻烦‘,需要花更多的人手,但主办方和观众的体验感都会更好。”
曾欣然说,这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外出就餐用自己常备的筷子替代一次性筷子,口袋里放一块手帕,可以擦汗,洗完手也可以擦手,看电影到情难自禁处还可以擦眼泪,甚至可用来包裹和捆系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