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朵 | 是谁,用3天时间将秘密小花园焕然一新?

2021-07-15

图片


来参加生态营造师课程的每个人,他们可能都带着各种各样的初心,各种各样的迷茫,各种各样的心愿......


比如:柠檬是一名自然科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她所思索的是在宏大的环境议题中,自己的角色可以是什么、能做什么。刺猬,这位尊敬且依赖大自然的自然友人,她可能是想在城市中找寻一些自然风景。丹桂,操尽心思的宝妈,她可能为孩子,自己和家人们的身心健康感到忧心忡忡。青草,想为自己和他人营造绿色生活,但是无从下手。要怎么设计?要怎么落实?每个人来到生态营的出发点都不同。


不过最有收获的当属梅朵。梅朵是疫情逐步稳定后,报名参加第二期生态营造师课程的学员之一,曾经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她现在常居贵州,在苗寨侗寨做乡村发展工作。由于疫情进出北京的风险不确定,梅朵在开课前三天才确定可以来参加这次的生态营造师。在这之前,梅朵有着丰富的土地伦理的思考。2003年参加城市乐水行之后,她开始反思环境和人的情感关联,之后在藏区生活一年的经历让她更体悟到生态伦理:人只是自然系统一部分,并不高于其他生物。现在她领导的贵州村寨发展项目,力图从少数民族文化、本地智慧切入,借助本地食物和手工艺,将村民的生计和乡村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

图片

生态营造师植物栽培环节

梅朵此次来参加生态营的出发点是想补齐她在生态营造知识方面的空白,并收获一些在工作中可直接迁移的知识与实践技能,将“生态营造”运用到苗寨侗寨庭院改造中。她也期待通过学习去认识志同道合的老师与伙伴,并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和大家保持持续的沟通交流。

可是,谁知订完票后,梅朵却蹙了眉,她发现这次的学习形式显而易见地和过去大不一样,不再是自己一直所熟悉的学习形式。但是她转念一想 ,这也不正是自己所期待的吗?课程不仅带来“头脑参与感”,还包含“动手参与感”,想着想着,梅朵那紧簇的眉头舒缓了许多。紧接着,梅朵又开始担心自己没有太多动手实践经验,一直在想:自己如果不会做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不过,不管怎么样,梅朵最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北上求学的航班。望向窗外,在遍布星辰的晚上,思绪飘散在云层上,她期待,她忐忑,她不知道什么在等待着自己……

图片

生态营造师成果:厨余兔余生的窝

在生态营造师的课程里,梅朵遇到了出发点不同的学员们:有画家、有农场驯兽师、有程序员宝妈、有资深环保践行者…… 来到生态营的他们可能出发点不同,但他们想为生态环保尽一份力的心是一样的,即使每个人都是涓涓细流,但大家相遇到一起便能汇聚成洋。

在生态营,梅朵与其他学员伙伴们一起学习设计,打破顾虑。第一天下午“向大自然学设计”这门课就让她收获颇丰:朴门永续、生态系统,这些概念她之前虽然听过,但很模糊,这次终于了解了朴门永续设计的5个面向和14个因素。第二天她又学习了设计思维五步法,晚上的电影更让她看到了鲜活的朴门设计案例。第三天,梅朵和家庭组的伙伴开始在图纸上实践起来,她们一点点地画、一点点地锯、一点点地钻、一点点地挖、一点点地拼。

图片

生态营造师营造环节

从无到有,梅朵和伙伴们为盖娅生态花园的大门添加了有设计感的屋顶,升级了低碳展馆的三角阳台,还为花园添加了标识系统。“动手带来的参与感和只有头脑参与的参与感太不一样了,我们用理论知识结合动手实践直接把盖娅的小花园给改造了,这个事儿真的是感觉棒极了!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进行了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运用所学做了设计,而且还把设计内容真的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实现了。这个课程的学习内容与真实生活中行动场景的链接真是有点像大自然一样神奇而巧妙。”梅朵这样说到。

图片

快看,我们营造出了个有仪式感的入口

生态营造师课程结束后,梅朵迫不及待地要将生态营造应用到乡村的场景中,她要去改造民宿,要让村民的建筑变得更加生态化且可持续发展,同时她也想为城市游客体验生态设计提供平台。


关于更多生态营造师的信息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盖娅设计”


图片

文/莱莱树 、柠檬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