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 | 从环保打卡到排污监督,参与变得触手可及

2020-12-16

每天给北京天空拍一张“定妆照”,市民邹毅坚持到了第7年。

最近几年,他感到的变化是,微博里人们对蓝天的评论少了,蓝天不再是“稀罕事”,大气治理成效显著,“政府、公众、企业齐努力,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看照片,改变一目了然。”

“今天又是光盘的一天”“天气冷了,要自带保温杯,拒绝一次性纸杯”……在北京化工大学环保志愿者协会设计的微信小程序“环保夸夸圈”中,活动期间,每天都有同学分享着自己的低碳环保行动。

“不仅有环保打卡,还有走出校外,检测水质的活动。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如今参与环境保护变得更容易简单了。”中国石油大学学生王晓昊说。

变化,让不同领域、不同年龄的人们感同身受。

而变化的背后,折射出了从官方到民间,从大局到细节,绿色发展理念已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绿色,正成为一种全民共识。

绿色风尚获得公众认可

2020年如此令人难忘。

站在“十三五”的收官时刻回望,绿色生活方式被越来越多公众所接受,建设美丽中国化为全民自觉行动。而来自社会、企业和公众的有序参与,不仅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更对政府力量形成了有效补充。

在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看来,走过的5年,伴随着社会的转型、公众参与的需求变化,自身所在的机构也在随势不断调整发展战略。

“这几年,自然之友在公众参与领域集中力量开展讲师和核心志愿者培训,通过他们再去举办课程、讲座以及建立工作坊,从而带动更多人体验环保、参与环保,这样的联动示范效应显著。”张伯驹眼中,这些经过培训的志愿者和讲师如同种子,把绿色理念传递得更远。

数字给了我们答案。以自然之友为例,2019年,其机构全年共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共1444场次,覆盖全国24个城市,直接影响公众11万余人次。

对于全职不过才二三十人的公益机构来说,这样的活动频率之高、触及人群之广,足以从侧面说明全社会都在关心、关注环保话题,绿色发展的良好风尚获得公众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在探索和转型。”张伯驹告诉记者,诸如自然之友公众参与工作的重心,在转向议题研发、策划,“我们更多的是枢纽和桥梁的作用,是一种陪伴的角色,通过我们连接起项目与公众,也连接起更多环保公益机构。这种涟漪效应,在当下而言收到了良好的反馈。”

随着环保组织、环保机构数量不断增多,各类环境科普、环境宣教行动也“触手可及”,形成共同推动绿色发展的强大合力,绿色生活逐渐深入人心,走进千家万户。

图为自然之友的绿孔雀保护宣传活动海报。

信息公开助力多方参与环境治理

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环保社会组织作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积极发挥各自优势,勇于创新探索,也见证了绿色变革中的每一次点滴进步。

代表之一的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无疑最有发言权。

这家公益机构开发的“蔚蓝地图”,收集整理了大量公开的环境数据与信息。这些来自全国31个省(市)、338个地级市政府发布的环境质量、环境排放和污染源监管记录,被公开、被二次开发整合为工具,并以此作为信息公开的依据,推动环境治理。

“我们最初的目的,就是将公众的力量注入到环境监督和环境保护中去,助力形成政府、企业、NGO等的合力推进。”马军说,从结果看,截至2019年底,“蔚蓝地图”上企业在线监测数据总量逾18亿条;到2020年11月,获取的企业环境违规记录已逾190万条。一批城市已迈向“应公开、尽公开”。

而生态环境部门的监测数据和全国2.3万家企业自行监测的污染物排放数据,实时接入到蔚蓝地图系统,则让每一位手机用户的监督成为可能。

就马军而言,近年来身在其中最大的感受,是来自政府的“正向推动”。

“信息公开从制度建设上得到保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日常监管信息公开迈向常态化,不公开才是例外。”马军表示,“正是基于政府与生态环境部门的主动作为,使得污染源环境监管力度不断加大,也使得中国的环境监管信息公开,开始与世界先进水平对标。”

就在今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的指导意见》,其中专门提及公开环境治理信息,企业对信息真实性负责;而生态环境部持续推动环保设施打开大门向公众开放,并通过统一平台发布在线监测数据。

“显然,污染源监管信息的公开,已经有效促进了多方知情、参与,对污染减排和环境治理形成了有力的推动。未来,信息公开还有很大的提升潜力。”马军如是说。

图为“蔚蓝地图”App的垃圾分类页面。

培养公众环境意识潜力无限

“生态文明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从微观处着眼,让环保公益机构从业者感触最深的,是公众的环境意识前所未有的提升。

“过去组织一场线下活动,没几个人来,现在不一样了,环保主题的活动特别受欢迎,公众报名踊跃。”环保志愿者庆庆身处其中,不亦乐乎。

庆庆坦言,诸如“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议题,也成为家人日常聊天的“谈资”,绿色低碳是一种风潮,似乎不知不觉间,它已无处不在。

面对公众日益高涨的绿色意识,应对宏大而复杂的环境议题,环保组织还需突破发展瓶颈、开展互助协作,携手各方共同推动绿色化进程。

“要借力,也要破圈。”自然之友品牌传播总监何苗提及,当下火热的短视频和公益众筹,就吸引不少环保组织“试水”。“今年我们在参与99公益日众筹活动时,开展了一次直播。有青年演员的加入、有场景设计、有脚本,也有带领公众一起拼搭乐高“绿孔雀”的互动。“效果非常好,观看的人气达到了16.6万。”

这样的线上创新形式,降低了公众参与的门槛,也迎合年轻一代的喜好。

用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环保,如猫盟、守护荒野、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阿拉善SEE等环保机构,也“转战”互联网,积极在线上展开保护野生动物、人与自然关系等相关科普,图文并茂、内容风趣的宣传,提高了环境宣教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时俱进、增添活力。

新的5年已勾画蓝图。培养公民环境意识,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环境公益机构也在着手谋划未来。

“我们未来将更多关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方面的议题,携手各方开展气候变化全民教育,通过法律制度完善、资金支持机制以及政策导向,鼓励和支持公众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自然之友张伯驹表示。

而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收集的海量环境信息数据,也开始转向多方向的大规模应用。从绿色供应链角度,一批大型品牌关注环境问题,推动1.2万家企业整改和披露;在绿色金融的应用上,基于大数据的企业环境信用动态评价系统开始为银行和金融机构采用,展现出推动绿色转型和低碳发展的巨大潜力。

“未来,我们所要做的努力和尝试还有很多,要更紧密地连接起公众的需求,动员全社会力量,以生态链共同助力绿色责任践行。”马军对未来,满怀期待。

编辑:陈妍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