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听懂”!她的“气候故事课”是如何让孩子们行动起来的?

2023-03-07

30周年 ▪ 一路有你

受访者:柴青(玲珑计划一期伙伴)

采访&撰稿:瑰夏(自然之友志愿者·轮值传播官)

图片&视频:柴青提供

编辑整理:阳春


柴青(自然名:菜花)

玲珑计划一期伙伴


pta植物联盟联合发起人

自然魔法棒联合发起人

环境教育讲师



济南的夏天,一所小学里,同学们像往常一样离开教室去上课间操。


这时校长经过空荡的教学楼走廊。在一排灯火通明、空调呼呼大吹的班级中,他注意到一个黑暗安静的教室——往常同学们离开教室都会让电源大开着,心想不久就回来,而这个班级的同学却能自觉主动地关灯断电。


于是校长向班主任提出表扬,班主任告诉校长,这是因为前两天有一位柴老师来给他们讲过一堂环保课,孩子们一下子就记住了。


“怎么一堂课就能这么立竿见影?”校长带着好奇找到柴青,问还有没有其他课程。


于是,玲珑计划第一期项目“气候故事进课堂”就从这里埋下了种子。







从听懂,到行动


柴青是自然教育亲子音频节目“自然魔法棒”的核心成员,节目自2019年至今已录制160多期,播放量达30余万,并走进联合国气候大会。


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柴青也在寻求新的突破点:

怎样有效地把“听到”转化为“做到”,促进公众将环保行动落到实处?怎样让早期制作的故事的价值被充分挖掘、重焕生机?


借由济南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契机,柴青把故事带入校园,这才有了开头的一幕。


她突然认识到这是很好的方式。在玲珑计划的帮助下,柴青和团队伙伴依托“自然魔法棒”海量的音频节目和最新推出的《魔法大自然》绘本,一起设计了适合课堂讲授的气候故事课程,由柴青担任讲师。

《魔法大自然》绘本


短短一个学期内,“气候故事进课堂”项目就在济南几所小学和幼儿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柴青给孩子们上课


“气候故事进课堂”和常见的宣传科普不同,授课方式是以体验式教育为核心。柴青在第一节课时就给同学们布置了小任务:就近找到一棵你喜欢的树,让它成为你的树朋友,可以给它起名字,可以告诉它你的秘密,也可以捡拾它的叶子做成书签。


有了一定的观察时间后,柴青每节课都会留出时间让同学们讨论自己的树。当大家和树产生了情感上的连接,再去和他们讲生活中很多一次性物品、包括纸制品都是来自于树,他们会非常心疼。


于是同学们主动通过正反面使用作业本、拒绝一次性用品等方式,很快将节约纸张落实到生活中。


课堂讨论和成果展示


此外,柴青还会通过小组讨论,让大家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抑或是将气候故事改编成小剧本,让同学们分组表演。


她记得上《失踪的垃圾车》一课时,人物角色瞬间被抢光,领到角色的孩子甚至自己制作了小道具,很认真地完成了表演。


更让她没想到的是,几周后再去上课,好多同学会过来和她说,“老师我回家路上看见两个大垃圾桶,垃圾溢出来了都没有人管”“路上的垃圾怎么这么多这么臭”。大家也开始不再随地丢弃。


垃圾车失踪记


针对高年级学生,柴青还会让他们自己来补充故事内容甚至创作故事,在深度参与中他们更加理解了垃圾如何影响环境继而影响气候变化,并最终影响每一个人


有别于传统学习方式,环保课程最终需要让学生产生自驱力,当学生建立起“我”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并开始在意垃圾很臭、不美、对环境不好时,就会慢慢产生“环境与我息息相关”的使命,继而付诸行动。


渐渐地,“气候故事进课堂”成了同学们每周的期待,融入了日常的生活。直到新学期开学,大家还在问班主任,“柴老师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同学们还想和柴老师分享更多有关自然环保的故事。



身体力行,真心实意


自然环保类课程往往容易落入窠臼,而 “气候故事进课堂”却能产生这样切实的影响。问到柴青有什么秘诀,她想了想,只说了八个字,“身体力行,真心实意”。


这是她从自然之友学到的。这不仅体现在课堂内容设计上,也始终践行在她的日常生活中:柴青讲塑料制品的危害,就拿自家日常购物用的饭盒举例;和同学讲家庭堆肥,也会晒出自己常用的堆肥桶。


柴青的堆肥桶,点击看大图


“现在的孩子普遍不缺乏环保知识,你说什么光盘行动、低碳生活,他们都知道。但当你自己就是真的这样去做的时候,把你的体验分享出来,所传达的这种真情实感会更容易打动别人。”


柴青之所以能这样想,因为她也曾经被这八个字所打动。


柴青所学专业是经济,工作后也一直在商业世界打拼。奔波于不同城市间,她的目光永远聚焦在产品、业务、销售额,无暇顾及其他。


改变从成为妈妈开始。柴青在怀一胎时,由于工作忙碌险些流产,孩子的身体也不大好。此刻她意识到在不断向前冲的过程中,最可贵的东西反而可能忽视了,于是辞职成为全职妈妈。


直到二宝出生、长大,柴青更加意识到原来我们的环境中存在这么多的问题,这么迫在眉睫。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她一直陪着他们到自然中去,去看花草虫鱼,品尝野蔬野果。


她还想为孩子做更多,所以参加了盖娅自然学校的自然体验师培训。


柴青参加自然体验师培训


在这里,她固有的认知被打破了,学习运用“五感”,将自身作为一个自然中的生命个体完全放置其中,仿佛重新体验了自然。


她也第一次了解了自然之友和梁从诫先生的经历,切身感受到“身体力行、真心实意”的力量。这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口号,而是真正能够影响人、改变人。


行动是缓解焦虑最好的良药。当你知道了气候变化会产生的后果,如果你什么都不做,真的会很焦虑的。但做起来就完全不一样,就会有希望。”


柴青在盖娅自然学校遇见了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结束培训后一起创办了“自然魔法棒”。“太大太深的事情我也做不了,就会想宣传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如果能让更多人践行低碳生活,这个碳排放量也是不小的。”


虽然一切源于一种休戚与共的危机感,但无论音频节目还是环保课堂,柴青和团队成员一直秉承的理念是希望带来的是快乐和美好,不要让孩子们陷入沉重的内疚。


柴青希望通过学习和实践首先让他们爱上自然,发现更多自然的美,感受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巨大而美好的游乐场,只不过是什么地方有一点不好,那我们可以行动起来把它变得更好。


“‘哪怕我做得很少,只要去做了,它就是管用的。’我想传达给他们这种理念。”


最直接受这种理念影响的是柴青的两个孩子。他们表现出超过同龄人的环保意识,通过拒绝塑料制品、参与捡拾垃圾活动等等方式时刻践行着。


再然后是柴青身边的人,很多朋友告诉柴青,有时面对商家赠送的一次性制品会突然想起她,于是能不用就不用了。


后来柴青的学生们也会把这样的理念带回家,带动家长一起关注环保,向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转变。


柴青出门采买必备的饭盒


“我从不会和人家去讲,你不要用,这个东西不好。但是他看到你就是这样去生活的时候,遇到相同的场景下也会产生这种意识。我觉得这点变化就很好啊。”


在柴青常年累月身体力行的实践中,以她为原点,微小的变化就这样潜移默化地辐射开来,并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



向远处,向纵深处


影响是显见的,但柴青的“气候故事进课堂”仍然遇到了瓶颈。


在一些学生家长看来,他们更希望校本课程是素养提升类、艺术特长类的内容,学校也会尊重家长的意见来选择课程。


从校方来说,出于安全、便捷等复杂原因考虑,学校和柴青最终所希望达成的零废弃校园还有很长的距离。对此,柴青不断在寻求推进的方向。


这些问题,柴青偶尔会和喜鹊婆婆聊聊。喜鹊婆婆是第一期玲珑计划的导师之一。


柴青和喜鹊婆婆


柴青时常回想起参与玲珑计划的日子,此前大家四散各地,总归有一些孤独,但是在这里通过和大家交流,柴青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发现原来这么多人和自己有一样的理念和想法,很多东西可以合作,而别人的分享也带给柴青很多新的灵感和想法。


正如群名“玲珑计划共同体”那样,柴青在这里真的感受到共同体的感觉。在此期间喜鹊婆婆更是帮她梳理思路,和她交流沟通方法,和她一起解决存在的问题。这些对于她此后的项目落地助益良多。


玲珑计划”模拟听证会


时至今日,“气候故事进课堂”项目已经顺利完成一期结项,接下来,在团队伙伴和导师的支持下,柴青计划将项目进行横纵延展。


首先从影响范围上,柴青将会通过讲师培训的方式,把课程推广到广东、海南等等其他地区。


目前,广州环保工程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们就在进行类似的课堂项目,大学生的优势在于具备专业知识,但是不知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而这正是柴青的强项,加上“气候故事进课堂”项目有海量故事和绘本为内容基础,柴青希望通过双方合作能让课程进入到更多学校,以期产生更加广远的影响。


另一方面,柴青希望让课程走出课堂、走进自然,延伸到实际行动上。同时通过常态化活动反过来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形成良性循环。


“自然魔法棒”中有一个关于山神爷爷由于大家来玩时乱扔垃圾,得了皮肤病的故事。柴青和团队以这个故事为铺垫,成立了“山神护卫队”,在全国多个城市展开集自然、历史、安全为一体的进山捡拾活动。“山神护卫队”已于22年末展开活动,这正是柴青下一步的重心。


山神护卫队活动照片


在做这些事时,柴青偶尔还会和喜鹊婆婆通个电话。有时也许只是闲聊两句项目的进度,同步一下情况,但是有这么多身体力行的榜样在前,柴青会感受到源源不断的力量。


现在,柴青还想将这样的力量和温度,通过自己的双手传递给更多人,“喜鹊婆婆给自己定义是‘陪伴者’,我觉得这个词特别好。所以我将来的发展方向也是希望像她那样,在大家需要的时候,我愿意用我自己的一些经验,可以去陪伴ta,去帮助ta。”



合作伙伴


特别致谢


感谢能源基金会、北京险峰公益基金会和自然之友月捐人对本项目的支持和对公民气候行动的大力支持。




相关阅读


▶ 重磅发布!自然之友玲珑计划正在寻找气候变化行动者

▶ 32/170:首批入选玲珑计划的他们,超有料!(上)

▶ 32/170:首批入选玲珑计划的他们,超有料!(下

▶ 玲珑计划线下共修营回顾 | 每一个 行动都有意义!关注气候变化的ta们终于见面啦

▶ 愿我们的行动像水,滋养彼此和更多人的日常:玲珑计划一期毕业参访回顾


伙伴行动故事


▶ 通过“自我认证”后,我成了一名可持续旅行倡导者

▶ 如何跟世界更好地相处?我从零废弃生活实践中找到了答案

▶ 为恢复科尔沁草原奋斗的这21年里,我看到了突破血缘的传承

▶ 为一方小手帕给北京冬奥组委会写信,这些中学生是认真的!

▶ 成长于阿坝、奋斗在年宝玉则,做心怀乐观与慈悲的觉知者和行动者

▶ “极简生活”UP主:每个人都能在可持续日常中找到真实的自己

▶ 带着从土壤里“长出来”的思考,两位不同世代的气候行动者决定并肩而行

▶ 有害残留、过度包装、高碳排放…… 你听见毕业季鲜花的哭泣了吗?

▶ 母亲节表达爱与祝福,也请记得对“一次性鲜花”说不!

▶ “帕系自然”种下一颗种子,孩子们如何身体力行浇灌它?

▶ 自费巡护呼伦湖2500多天:他能改写390多只野生动物的命运吗?

▶ 去垃圾焚烧厂“旅游”,我看见一袋袋垃圾变成了一块块环保砖

▶ 带着“摇滚时代”的独立思考,她在玲珑计划成长为更成熟的新农人

▶ 借着蝴蝶,她找到了探索气候变化、开展公民科学的着力点

▶ 她邀请你听见鲜花的“哭泣”,并思考如何过一个更可持续的毕业季

▶ 纸巾这么方便,为什么我们还努力用小小的手帕来替代它?

▶ 做拥抱气候议题的可持续研学,她在乎这个“不一样”

▶ 老人固执、孩子难搞?发起低碳社区共建的她偏偏选择Hard模式


END



动动手指 点亮星标

I want a 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