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论坛回顾 | 我们与世界各地“土著”这样聊社区保护

2021-02-03

图片

NOTICE

1月22日,自然之友举办了第三场中非青年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话活动,聚焦于“原住社区和居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话活动举办至今广受各方好评,我们也十分惊喜地看到,本次活动受到中非合作论坛官网的报道(中非合作论坛是我国和非洲国家之间在南南合作范畴内的集体对话机制,成立于2000年)。

详情请见:

http://www.focac.org/eng/zfzs_1/t1848166.htm


自然之友虽是主办方,但也是参会者,所以想跟大家聊聊我们举办和参与本次活动的感想。


活动前,我们和嘉宾们沟通时,最常出现“网络连接不佳”、“软件使用受限”、“语言翻译”、“与会者最想听到什么?”、“如何能让与会者更好的理解?”这样的关键字段,这几乎是所有线上会议主办者都常遇到或思考的问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是社区工作常常需要面对和思考的。


图片

技术和语言的壁垒

去年,我们的合作伙伴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简称AWF)曾提出为部分非洲参会青年购买网络流量的想法。因为受生活成本、当地基建等原因的限制,一些非洲青年难以使用互联网参加线上会议。我们想做中非青年交流,但是如果不帮助本地青年解决基础设备的问题,即使想法再好,也缺乏落地的基础。我们都知道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运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帮助到社区。但我们也会发现,这些技术手段失灵背后的原因之一是当地的发展现状难以支持这些高大上的科技。

语言问题亦是如此。本次会议,我们设有中英传译,一位来自非洲的参会者提出使用法语向嘉宾提问的请求,由于翻译能力受限,会上没能得到支持。

实践中,解决语言的壁垒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基础。例如,一些国际间机构会出版生物多样性保护或者社区发展的指南、优秀案例集等,而这些出版物走进社区的第一步就是被翻译成本地语言,这样才能被本地居民读懂。 


理解与信任

会议上,五位嘉宾分享了自己参与社区保护的经验。分别以山水在四川省关坝村发展社区保护、三江源保护协会推行可持续草场保护、Ogiek People’s Development Program与肯尼亚Ogiek部族参与森林复育、The African Indigenous Women's Organization参与非洲南部地区土著居民和妇女的福祉保障工作、青年土著参与《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案例展开。这些案例各有特色,但无不体现了工作团队与本地社区建立理解和信任的重要性以及面临的挑战。

我们说社区保护时,不可只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其中的社区发展、居民的个体诉求,传统文化都是必须要考虑和理解的。

来自山水的冯杰老师分享了山水在关坝进行社区保护的案例。经过长期的探索,山水与本地社区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趟出了“熊猫蜂蜜”、生态旅游的路子,使本地社区从保护中受益,一部分收益也可持续地投入到保护中,吸引了一些离乡的年轻人重返社区。


图片


而来自喀麦隆的Adamu Adija分享的一个失败案例也了提醒我们,外部团队在与社区合作的过程中,不仅是要感同身受地理解社区,还要竭尽所能地让社区更好地理解外部团队。一次,她所在的项目团队要为本地原住社区的牲畜接种疫苗,进行动物防疫。但当地部落缺乏对现代医学的了解,加之传统文化的影响,部落社区对疫苗十分抗拒,最终导致项目流产。

其实,相互间的理解不仅可以减少项目实施的阻碍,更是可以将本土的传统和文化作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三江源协会的东周老师讲述了藏民长期以来的“神山圣湖”的文化对生态环境的尊重,以及传统的、有节制的游牧方式就是本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


图片


来自菲律宾的Josefa Tauli和来自肯尼亚的Daniel Kobei长期跟踪《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谈判进程。他们也说到,无论是国际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我们都不难发现原住居民和社区的重要性确实被更多地意识到,但在国际谈判和本国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切实地将原住居民和社区纳入决策程序和考量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结语

其实,以上的观察和感受只是自然之友伙伴在筹办和参与此次会议后的一家之言。无论是生物多样性保护还是社区保护,不同文化、背景、科学或是角度都是生物多样性之美的一隅。

更多中非青年活动


招募 | 听世界各地“土著”说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故事

中非青年对话回顾 | 保护生物多样性,除了热情还需要什么?

招募 | 听中非一线青年工作者说野外保护的故事


#互动话题#


你了解“社区保护”吗?

你有哪些与“社区保护”相关的故事呢?有关的故事分享吗?


—END—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