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梁清华被生态环境部授予“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2020年“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她从小热爱自然,因着这份对自然的亲近,在面临人生的抉择时,优先考虑自然环境,毫不犹豫地南下浙江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并将“人与自然”的理念贯穿教学始终。她曾担任浙江大学五星级环保社团学生绿之源协会的指导老师并一直保持联系,为莘莘学子提供环保资源、做相关的培训及指导。
也因着这份对自然的敏感,她成为自然之友早期志愿者,去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参与藏羚羊保护,她坚信”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优先做好自己,从而感染他人,产生更多的行动力。
2002年,梁清华在青海与藏羚羊爱玲合影。
通过实践,让学生真正产生行动力
最近,梁清华十分关注气候变化,为此她写了一篇论文《新冠疫情下的思考——在基础课中开展环境伦理教育刻不容缓》,她说,气候的异常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未来将面临灾难性后果。一定要将这种危机告诉孩子们,让他们现在开始就行动起来,寻求在生活方式、消费方式上的改变。
梁清华已经在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任教24年,但她会将环保理念贯穿进日常的教学中。2006年4月,自然之友杭州小组成立。不久,梁清华组织100多名浙大学生,开展40多公里的低碳出行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组织如此大型的志愿者活动,当时还请自然之友杭州小组志愿者来协助,但是同学们反响特别好,这也给了我很多信心。”梁清华依然清晰记得当年的情景。
在梁清华所教授的课程中,有一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环保志愿服务活动。2010年,在“垃圾分类”之风尚未在全国遍地开花时,杭州市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当年11月,梁清华尝试与杭州市紫金港社区合作,协助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而在这过程中也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积极性,包括上门开展“垃圾分类”问卷调查,以窨井盖彩绘、广场游戏宣传、室内讲座、现场督导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等。
10年过去,“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仍在开展,“这个过程中,学生也遇到过许多不被理解的情况,但他们也都坚持下来了。”陈科宇是浙江大学2019级学生,曾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频频引导但依然未良好分类”、“垃圾桶设置不合理”、“居民意识不到位”等,这些都是曾困扰他的问题,“去真正践行绿色理念,而不只是接受课堂上的知识。”虽然艰难,但陈科宇仍充满信心。
“我也会组织学生去参观垃圾焚烧厂。”梁清华总希望能让学生更多地从实践中提高环保意识。当学生看到如同度假村一般的垃圾焚烧厂,颠覆原有的对垃圾脏乱差的想象,他们也会更愿意投入前端“垃圾分类”倡导工作之中。
2014年秋冬学期以来,每年组织300余名学生在紫金港社区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活动环节通常只贯穿一个学期,但大多数的学生依旧会选择将环保、志愿服务的理念持续下去。“课程结束的时候,我问学生们还愿不愿意继续做志愿服务?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回答是的。”令梁清华感到欣慰地是,2018级的反馈人数达94%,而2019级是99%。“我也会跟他们说,要做专业化的志愿服务,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更有针对性地去进行服务。”
对于学生,梁清华从来不谈期待与要求,她仅希望学生们能真正找寻心中所热爱,潜移默化感染他们。曾任浙大环保社团学生绿之源协会会长的戴一双说:“虽然,梁老师现在不再担任社团的指导老师,但是我们有项目让她指导时,她会主动提出,不要只是挂名,并且会深入参与。”
没课的时候,梁清华总喜欢拿着望远镜在校园里溜达,“看看鸟、看看花,我就是特别热爱自然。”因着这份热爱,24年前,在面临去天津大学从事专业法学教学还是到浙江大学从事基础法学教学时,梁清华毫不犹豫选择了有山有水的南方。
“我老家是平原,小时候生活在农村,与自然作伴。”说起童年,梁清华语气变得欢快起来,她细细数落着儿时所玩的游戏,在草地上闻到青草的香气,听到虫子的叫声,在河里抓鱼,在树上看鸟。许多年以后,在其它地方也遇到相同的植物、相同的鸟儿,童年的那份记忆就会复苏。“原来小时候看到的就是它们呀。”梁清华笑起来,“我的同学朋友老笑我,说你怎么老记着自己的童年啊?”在梁清华看来,童年所打下的是亲近自然的底子,是她多年来的精神源泉,也一直指引着她的选择。
来到杭州以后,梁清华加入观鸟、植物相关的训练营,从一个爱好者逐渐成为一个有着专业知识的教学者。清晨,如果没课,送完孩子上学之后,梁清华就开始在附近观鸟,“我将这称之为精神早餐。”而平时,梁清华也会带着孩子“四处野”。杭州虽为城市,但周边多山,城中也多公园,梁清华带着孩子一起爬山,在公园看昆虫,做各种自然观察,“虽然在城市成长,但孩子的自然教育是没有缺失的。”
《林间最后的小孩》是梁清华很喜欢的一本书,这本书讲述的是随着电子产品越来越流行,当前儿童与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这一现象带来的危害以及解决办法。谈及现今许多儿童与自然联结的缺失,梁清华痛心疾首,“孩子亲近自然是一种天性,不应该让电子产品抹杀了这种天性。”
“你知道夜观吗?在城市的夜晚你可以听到青蛙的叫声、看到各种蛾子,还有刺猬……”梁清华自问自答。在她看来,自然就是一个宝库,蕴藏着无限的治愈力量。“我知道几月份的几天在哪里可以见到萤火虫,你看现在有多少城市里的人没有见过萤火虫了。”做自然观察时间愈久,梁清华拥有了自己的自然地图。
2016年,曾有一个志愿者采访梁清华,4年过去,谈及与自然之友连接的变化,梁清华思索片刻。“最大的变化是我成为了自然之友的月捐人。自然之友一直在持续地推动环境治理,环境改善,像做一些公益诉讼案件,我自己是学法律的,我明白其中的难处,非常不容易,这需要会员的捐赠、支持。”梁清华依旧将自己称为自然之友的“会员”,这是自然之友创始会长梁从诫先生沿袭下来的称呼。
2001年,梁清华成为自然之友的会员。起源一个对自然环境极其敏感的人感受到城市环境的变化,“刚来杭州时,空气特别清新,仅仅过了五年,随着机动车辆和外来人口的增多,整个城市的环境质量就出现明显下降。空气很脏,水也很脏,气温也呈现暖化的效应。总之,天堂不复是天堂,心里出现了隐隐的担忧。那时候就想找个平台为环保做点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梁清华从广播中听到梁从诫先生的介绍,她很激动,“真心实意、身体力行,不唱绿色高调,不做绿色救世主,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自然之友的环保理念与她非常契合,很快申请入会。
而在自然之友成立之初,也需要这样的核心志愿者共同为环保发力。从九十年代开始,自然之友一直为保护藏羚羊奔走呼号,1999年,梁从诫先生还赴可可西里支持野牦牛队工作,并烧毁收缴的藏羚羊皮。2002年,梁清华收到一封来自自然之友杭州联络人的电子邮件,这封邮件也开启了她的藏羚羊保护之旅。当时,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保护藏羚羊图片全国巡展”来到杭州,需要志愿者到巡展现场帮忙。
当一脸茫然的梁清华见到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嘎与他的同事们,驱车万里全国巡展,只为西部无人区的野保故事让更多人知道时,梁清华感动了,她产生一个强烈的愿望:我一定要去那里看一看。
2002年7月,梁清华赴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保护藏羚羊及生态志愿者活动,与保护队员同吃同住,切身体会在高寒地带无人区开展反盗猎和野保工作的艰辛。“我当时呆过三个保护站,时间最长的两个都是帐篷,其中一个是地道的“无人区”,无水无电,办公条件非常简陋。”
依托于自己的专业背景,服务结束后,梁清华撰写了六万字的志愿服务日志,另外,根据活动期间所掌握的调查材料,立项研究可可西里的环境问题,追踪六年,撰写了《可可西里藏羚羊法律保护机制研究》系列论文,发表在核心期刊《环境保护》上。这是该领域的首篇论文,对改进该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高执法效能给出了具体切实的建议。通过志愿者的宣传与参与,梁清华切实看到藏羚羊处境的改变,这也让她有了更多的动力。
“自然之友就是我的精神家园。”梁清华一直如此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