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官方微信账号。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但相信最近大家都见识到了北京这个季节不寻常的雷暴天气——频繁的雷电、降雨、狂风,和一场又一场大大小小的冰雹,给农业生产带来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极端天气年年都有,但是越来越频繁地持续干旱、暴雨、高温等气候异常却渐渐在成为一种常态,在这种无法回避的现实面前,生态小农受到什么影响,又该何去何从?
01
每次一下冰雹,市集同事第一件事就是去问问各家农友是否安好。
大雨造成作物倒伏,有时甚至颗粒无收。
雨水中无法采摘,一方面会影响采摘进度,另一方面淋湿的作物也难以保存和运输。农友和变化无端的天气争分夺秒,抢一点是一点。
持续的雨水会对作物生长和品质造成影响。
雨水会造成严重的果裂,刚刚以为今年有个大丰收,一场雨水下来几乎全军覆没。
每场暴雨之后,疯长的杂草也是农友需要应对的难题。
风灾摧毁了农业设施,一切又要重新开始。
暴雨也不全然是坏事,看来康丽家今年会大丰收。
一直持续干旱的张家口,农友一墩青终于盼来了大雨,松了一口气。只是之后的锄草工作可不轻松。
气候异常把农友活活逼成了气候专家,千百年来积累的节气经验正在发生变化。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应对。生态小农缺乏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高度依赖自然气候,在极端天气下往往面临更大的风险。但同时,生态农业土壤更健康,作物韧性更强,更多使用本土老品种这些特性,在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下,又具备了较之工业农业化学农业更强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气候变化的主要源头是全球碳排增加。目前的化学农业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而生态农业可将大量温室气体固碳于土壤。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这或许才是对所有人而言的多赢办法。十天前,农夫市集的同事、农友和集友在天福园为一直在市集调研的农大学生——阿塞拜疆小哥Nadir和市集农友金鹏送行,他们将离开北京,一个回国,一个南下,各自开始新的生活。这十年来,无论风风雨雨,我们始终都和农友们在一起,相互支持,一起前行,相信未来的路大家还会一起走下去,无惧风雨。

最后附上一首宫泽贤治的小诗,送给各位一起走过风风雨雨的农友们。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