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城市公园为起点,你知道身边的河流有哪些故事吗

2020-09-05


从清河六百年石桥到鸟巢龙形水系,再到玉渊潭公园东湖湿地,太古地产爱心大使们的生物多样性自然考察行动一直没有停止。今年,在“暑去秋来”的处暑时节,自然之友志愿者们和25名爱心大使一起在将台地区的将府公园开启坝河流域自然探险行动,在自然中感受各自的观察力、感受力和探索力。

01

图片
合并同类项,了解河流的过去和现在

坝河又称阜通河,原是金代的漕渠;元代为维持漕渠漕运,曾引玉泉水济运;在元朝,它与后期修建的通惠河共同承担由通州运粮进京的任务。坝河,虽然看上去是一条水浅面窄的小河,但它曾经是“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古河道、北京城最早的粮食补给线——京杭大运河的重要一段。
图片

活动伊始,将府公园书记彭楠欢迎各位爱心大使的到来并整体介绍了公园概况。

图片

在破冰环节,自然之友志愿者喜鹊婆婆、北艾与一山派发给大家写有特殊含义的数字或者文字纸牌,让大家各自“合并同类项”,研究并发现跟自己的纸牌属于同一组的小伙伴们,并试图去解读这组文字或者数字背后的含义。手握“21.63”数字的爱心大使找到了拥有“158.40”纸牌的小伙伴;“太阳宫”、“香河园”、“金盏”、“将台”、“东坝”的小伙伴们成功组队,“漕运”、“景观”、“排水”、“泄洪”的爱心大使们也找到了自己的组织,“北土城沟”、“北小河 15.88”、“亮马河”最后也完成了汇集。喜鹊婆婆一一讲述了这些按一定规律合并后的纸牌所代表的含义与历史过往。

图片
图片
图片


02

图片
打卡林间铁路,邂逅夜鹭一家

将府公园内有一段网红打卡地的林间铁路,它曾是京包线的支线之一,通向北京纺织仓库。解放初期至改革开放前,所有的纺织材料通过林间铁路来往于全国各地。而今,这段支线保存完好,盘旋在绿树成荫的公园内,成为一条可以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时光廊”,几乎是游园人的必到打卡地。这段曾经的京包线支线也是北京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水资源结构调整的结果之一。

图片
图片

公园内的人工湿地是由原来的鱼塘改造而成,在这里爱心大使们幸运地邂逅了夜鹭一家。资深观鸟人一山为大家娓娓道来夜鹭的习性、外观特征、成鸟与幼鸟的区别。亭亭玉立水中央的那只白色成年夜鹭,几次入水尝试捕鱼,都引得小朋友们兴奋不已。与夜鹭一同共享这片人工湿地的还有一大群绿头鸭、数不清的各色鲤鱼。一山建议大家最好不要投喂这些鸟类或鱼类,一是怕它们养成被投喂的依赖性,二是担心游人投喂的馒头、面包、饼干等食品容易引起它们消化不良。


03

寻找河边的“绿泡泡”,
一起守护身边的城市河流

水资源之于北京城一向弥足珍贵。将府公园内大大小小设置了众多的雨洪管理区域,园内海绵城市的设计元素在志愿者水利专家马博士的讲解下,一一揭开了面纱。若不是专家的讲解,这些精心设计、别有用意的区域,在普通人眼里可能只是漫不经心的“坑坑洼洼”。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这些特别设计的区域将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喜鹊婆婆为这些雨洪管理设计区域起了个可爱的自然名——“绿泡泡”,这么形象生动的名字深得小盆友们的欢心,而且也容易让孩子们理解它的作用。




此次太古地产爱心大使们重新解读了在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生态修复中,河流与公园的别样呈现。将府公园大门就像一本线装的古书,从这里出发,大家一起阅读了一本关于坝河流域、人居环境变迁的历史书;将府公园也是酒仙桥及将台地区最大的一处公园绿地,走进绿荫深处,爱心大使们一起体验了河流生态治理带给城市的绿意与生机。


图文转载自太古地产SD2030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