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S | 曾欣然:投身零废弃那件小事,让我的生命闪闪发光

2021-10-17

image.png

写在前面:


2021年9月,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之际,一场参加观众数以万计的雷丁音乐节在英国举行,狂欢过后,音乐节场地外遍地垃圾,其中还包括新冠检测阳性试纸。为期三天的音乐节结束后,场地外观众扎的帐篷被留在原地,从高空俯瞰犹如一片“帐篷海”。

我国也曾在2018年5月举办了一场“天漠”音乐节,这场活动由自然之友和多家环保机构合作,践行大型公共活动也可以实现“零废弃”的理念,中日两国近60位志愿者组成团队,为音乐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图片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曾欣然,是这场音乐节的一名核心志愿者,她所在的核心团队由7位日方志愿者、8位中方志愿者及7位翻译志愿者组成。


图片

活动期间,她的团队和56位现场志愿者一起,全程参与天漠音乐节的零废弃倡导工作,他们在6天时间里运营管理7个资源回收站,不仅要向现场数万名观众宣传“零废弃”理念和意义,还要积极邀请观众和游客参与垃圾分类,并将分类好的垃圾打包搬运到垃圾站。

图片



结识自然之友近十年,曾欣然与机构多个项目、部门都已成为老友,但这次的志愿工作对她来说堪称全新挑战。 


核心团队分为“运营组”和“引导组”。“运营组”的伙伴负责管理志愿者大本营,在小白板上记录下活动中遇到的各种待处理问题,招呼志愿者喝水吃饭,适当休息,让志愿者有充足的体力和精神入到工作中,是大家的定心丸。而曾欣然所在的“引导组”需要在大本营外奔波,轮流到场内各个资源回收点观察志愿者的状态,回答志愿者遇到的问题,保障资源回收站顺利运行,更像推动零废弃车轮向前的润滑油。


对于一个语言不通的22人核心团队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信息如何顺畅传递。尽管前期学习、培训已经很充分,可每天现场的新问题都层出不穷,比如:

是否接收商家带来的未分类垃圾?

已经满了的厨余液体该怎样处理?

没有垃圾分类意识的公众如何引导?

……

图片


遇到这样的情况,不仅要用对讲机做好及时的沟通汇报,每次回到大本营也要抓住有限的时间和团队成员当面确认,每天的晨会和晚会上也要和所有人进行告知说明。这让她领会到,信息的有效传达不仅仅在于“发出”,更在于对方是否正确“接收”,每一次大大小小的沟通都是在打磨梳理、表述和确认信息的能力。


图片



核心志愿者每天工作都会超过12小时,往往结束时通常都是晚上11点至12点。曾欣然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支持着大家克服各种困难的最大动力是团队成员之间“一切用行动说话”的默契。


每天到了傍晚,音乐节的演出热火朝天进行着,零废弃的工作也还在继续。这个时候资源回收站的帐篷需要灯光,但有一个回收站旁边的商家因为电器较多,占用了资源回收站的插线板,使得帐篷没法接入电源。商家占了先机,虽然不占理,但也坚决不肯放弃电源线,曾欣然和志愿者们多次协调也没法让两边都用上电,场面一度有点僵。她通过对讲机向大本营报告了这件事后,后来一位动手能力极强的日本志愿者设法调整了插线板的位置,才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图片

图片


让曾欣然觉得特别开心的是,自己和团队的努力让参与者的意识和行为真的在逐渐发生变化。小吃摊位附近的资源回收站是所有回收站里最繁忙的地方,用过的纸巾、筷子、饮料杯、吃剩的汤汤水水都要分开投放,经常会有观众手脚麻利,将未经分类的垃圾丢入了某个垃圾桶,但在志愿者温柔而坚定的劝说下,多数还是会捡回,重新分类投放。之后的几天,这种情况大有改观,观众们会自然地走到垃圾分类桶旁边,轻车熟路地把筷子纸巾丢入“其他”垃圾桶,塑料杯扔进“塑料”类,吃剩的厨余倒入旁边的沥水桶——每个人的一小步,就是音乐节的一大步。 


图片


零废弃不是不产生任何废弃物,而是以减少垃圾产生的理念去优化活动的各个环节,寻找替代方案。这个过程虽然难免‘麻烦‘,需要花更多的人手,但主办方和观众的体验感都会更好。”


图片


曾欣然说,这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也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外出就餐用自己常备的筷子替代一次性筷子,口袋里放一块手帕,可以擦汗,洗完手也可以擦手,看电影到情难自禁处还可以擦眼泪,甚至可用来包裹和捆系物品。



曾欣然通过这次活动得到了这样的启示:没有哪一次活动能立刻带来立竿见影彻底的改变,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形成正向氛围,真正的改变才能发生。




而对于她,零废弃就是这样一件积跬步以至千里的闪光小事

图片
END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