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的话
各位长期以来关注绿孔雀保护行动的朋友:
3月20日上午,自然之友接到昆明中院“本日寄出判决书”的通知,并于3月21日收到判决书。取得判决书后的这几天,自然之友法律团队一直在进行密集的研判工作,期间并未对外发声。
今天,自然之友给出了这份时间上看起来“稍迟“的答复,因为我们深知:专业、真切地回应社会与公众、媒体对绿孔雀保护的期待,比抢占第一时间热度更为重要。
以一审判决为新的起点,绿孔雀保卫战仍将继续,请大家保持关注与行动。

最终胜利到来了吗?
历时三年的中国首例野生动物保护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自然之友“绿孔雀栖息地保护公益诉讼”一审结束。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昆明中院)近日一审判决,立即停止基于现有环境影响评价下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不得截流蓄水,不得对该水电站淹没区内植被进行砍伐。对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后续处理,待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新平开发有限公司(简称新平公司)按生态环境部要求完成环境影响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生态环境部备案后,由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依法作出决定。
这个判决意味着,对绿孔雀在中国的最后一片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栖息地形成巨大威胁的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目前只是暂时停工,并未被永久停工。此工程项目未来是否会复工或者是否会继续建设,取决于生态环境部根据新平公司完成的环境影响后评价之后做出的决定。多家环保组织和社会公众努力多年的“绿孔雀保卫战”,尚未取得最终胜利。
根据昆明中院一审判决,确认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的淹没区是绿孔雀栖息地,一旦该栖息地被水电站淹没,对该区域绿孔雀所产生的损害将是可以直观估计预测且不可逆转的,且水电站淹没区内存在数量众多的极危物种陈氏苏铁,由于此前就未进行过环境影响评价,在此情况下不作任何补救,仍按原定建设方案进行清库砍伐显然不妥。另外,根据《云南省生态保护红线》,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淹没区大部分已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范围,依法应当受到严格保护。水电站建设对淹没区生物多样性存在切实威胁!

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项目现有《环境影响报告书》因缺乏实地调研,关于绿孔雀的调查和描述不符合客观事实,结论缺乏科学依据,属于重大失实;且未对陈氏苏铁影响进行评价,属于重大缺陷。而决定水电站未来命运的“后评价”,仅能在这份存在重大失实且有重大缺陷的《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基础上“打补丁”“补漏洞”。因此,即使建设单位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仍无法避免淹没绿孔雀栖息地,损害案涉地区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绿孔雀在岸边活动 庄小松
除非该项目未来重新选址,或者大幅度调整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否则从客观上来说将无法消除项目建设对于绿孔雀栖息地的损害。然而,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地点或者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等发生重大变动的,建设单位应当重新报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而非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
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单位已反复多次表明开展环境影响后评价存在客观困难,缺乏现实可行性,且自2017年7月至今尚未开展相关后评价工作。建设单位表示,因意识到绿孔雀栖息地及保护措施等相关研究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作,一两年内都无法研究出成果,存在较大科研难度,另外,对整个流域内陈氏苏铁进行排查缺乏现实可行性。

自然之友寄出建议书
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和阿拉善SEE基金会四家环保组织今日正式向生态环境部提交书面建议书,我们恳请生态环境部依法撤销《关于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和《关于责成开展云南省红河(元江)干流戛洒江一级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函》。让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工,切实保护绿孔雀在中国最后一片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栖息地,不辜负千千万万社会公众对于这片绿孔雀栖息地的关切和多家环保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们及专家学者们数年来对这片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所投入的努力。作为以守护人与自然关系为己任的环保组织,我们愿意在此过程中继续全力投入,与生态环境部共同捍卫国家生态红线并守护珍稀濒危物种的生命线!

绿孔雀在江边觅食 庄小松
仍需每一位绿孔雀守护者的努力
感谢一直以来持续关注“绿孔雀保卫战”的媒体、社会公众、科研机构、公益组织、艺术家、专业人士、志愿者和月捐人们,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我们,持续关注此案后续走向,合力让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工,希望我们的努力终会赢来最终的、真正的胜利。在这个“生物多样性超级年”,让我们继续共同守护绿孔雀在中国最后一片面积最大、最完整的栖息地,继续共同守护那片受绿孔雀栖息地庇护的无数像陈氏苏铁一样刚刚被发现或还未被发现的新物种免于灭绝的命运,永不消失在中国的土地上。
绿孔雀公益诉讼案大事记
*2020年3月25日,自然之友、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和阿拉善SEE基金会就戛洒江一级水电站永久停工,保护绿孔雀栖息地向生态环境部致建议函并发布公开信,该函件同时抄送国家林业与草原局。
*2020年3月21日下午,自然之友收到快递寄来的判决书。
*2020年3月20日下午,新华社刊发“云南绿孔雀”公益诉讼案一审宣判的专题报道。
*2020年3月20日上午,自然之友得到昆明中院电话通知:“本日寄出判决书”。
*2019年7月12日,自然之友就法院向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调取的证据提交原告方的质证意见。
*2018年12月10日,自然之友作为原告方与两被告在昆明中院主持下对法院调取的证据进行质证,并提交专家补充意见。
*2018年8月28日,绿孔雀案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18年6月8日,自然之友向昆明中院提交第四次补充关于水电站淹没区有绿孔雀活动的证据材料。
*2018年3月7日,自然之友作为原告方在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主持下与两被告进行了证据交换,提交第三次补充证据材料,并申请调取证据。
*2017年12月24日—31日,自然之友联合野性中国组织多位专家到红河中上游石羊江河谷进行漂流科考调查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调查中发现大片绿孔雀的脚印、原始热带季雨林以及多种珍贵的保护物种,并在石羊江段和绿汁江段布设红外相机。
*2017年11月30日,自然之友向昆明中院提交第二次补充证据材料、申请证人和专家辅助人出庭名单、调取证据申请书。
*2017年11月15日,自然之友收到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寄来的举证通知书,本案正式进入一审程序。
*2017年9月20日,自然之友收到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寄来的民事裁定书,裁定云南绿孔雀栖息地保护案由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
*2017年8月21日—27日,自然之友联合野性中国组织多位植物专家到红河中上游绿汁江河谷进行生物多样性调查。调查中发现绿孔雀羽毛、脚印和粪便,以及陈氏苏铁、极小种群等珍贵植物物种。
*2017年8月14日,获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受理。
*2017年7月12日,自然之友向楚雄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起诉材料。
*2017年6月5日,自然之友联合野性中国,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以及全国生态和绿孔雀保护专家,在昆明成功举办了“红河中上游(嘎洒江、石羊江、绿汁江)绿孔雀及其栖息地保护专家研讨会”。
*2017年5月19日-20日,自然之友和专家去云南双柏县戛洒江一级水电站建设现场和绿孔雀栖息地现场调研。
*2017年4月18日,自然之友和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三家环保组织共同向水利部、发改委寄送名为“关于暂停红河流域水项目,挽救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的紧急建议函”。
*2017年3月30日,自然之友联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野性中国,联名向环保部发出紧急建议函,建议暂停戛洒江一级水电站项目,挽救濒危物种绿孔雀最后完整栖息地。该函件同时抄送国家林业局。

绿孔雀案开庭/自然之友
